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亲子品牌网资讯正文

伤寒的症状 要知道的疾病常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8-04-10 04:05:13  阅读:972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郑裕玲

  伤寒想必大家有不少的人都有得过,患的伤寒时高温腹泻是我们最为难以煎熬的事情,那么大家知道伤寒的症状都有哪些吗,小伤寒的症状又有什么,副伤寒的症状也有了解吗,如果对他们感觉到陌生的话,就看看今天的话题吧!

  伤寒的病因是由于伤寒杆菌所引发的急性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它的临床表现就是高烧,腹泻等,有的会出现便秘和白细胞减少的情况,这些都是伤寒的临床症状。

  肠出血、肠穿孔是伤寒的主要并发症。伤寒病的病原体是伤寒杆菌,而伤寒病人或带菌者是传染源。主要通过污染水和食物、日常生活接触、苍蝇和蟑螂带菌而传播。

  一、伤寒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常见白细胞减少,并以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性粒细胞消失为特征,但单核细胞相对增多。

  绝大多数的伤害病者,其肥达氏的反应是阳性的,而肥达氏反应应该在伤寒发病的一周以后检查,这样对于伤寒的诊断才更具意义。

  伤寒杆菌培养阳性是确诊伤寒的依据,一般是用血培养,也可用骨髓培养或尿、粪便培养。

  二、症状

  伤寒可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经过及免疫学检查结果作出临床诊断,但确诊伤寒则以检出致病菌为依据。潜伏期为5~21天。潜伏期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

  三、诊断标准

  1、临床诊断标准

  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有持续性高热(40~41℃)为时1~2周以上并出现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可临床诊断为伤寒。

  2、确诊标准

  疑似病例如有以下项目之一者即可确诊。

  (1)可以从患者的骨髓,尿液,以及粪便中提取一部分进行检查,可以得到伤寒杆菌的标本。

  (2)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肥达氏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

  3、临床表现

  (1)初期

  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头痛,腹部不适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可在5~7天内达到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于本期末常已能触及肿大的脾脏与肝脏。

  (2)极期

  病程的第2~3周。常伴有伤寒的典型表现,肠出血与肠穿孔等并发症亦较多在本期发生。本期内疾病表现已充分显示。

  (3)缓解期

  病程第3~4周。体温开始波动,并逐渐下降。患者仍觉虚弱,食欲开始恢复,腹胀减轻。肿大的脾脏回缩,压痛减退。本期仍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仍可发生。

  (4)恢复期

  病程第5周。体温回复正常,食欲好转,症状及体征均回复正常。通常需1个月左右才完全康复。

  由于患者的免疫状态、入侵菌株毒力、数量、治疗措施是否及时与适当、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是否原有慢性疾患等因素影响,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伤寒会有的表现

  皮疹

  病程第7~12天,部分患者出现皮肤淡红色的小斑丘疹(玫瑰疹)。直径约为2~4mm,压之退色,略略高出皮面。为数不多,一般在10个左右,分批出现,分布以胸腹部为多,亦可见于背部与四肢。大多维持2~4天后消退。此外,出汗较多的患者可见水晶型汗疹(白痱)。

  高热

  稽留热为典型的热型,少数可呈弛张型或不规则热型。高热常持续2周左右,高峰可达39~40℃,亦有超过40℃者。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多发生在老年人的身上,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那对于牙周病,我们应该怎么治疗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牙周病的治疗方法,同时还会告诉大家,牙周病有哪些症状。想要知道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吧。

  牙周病的症状

  我们常见的牙周炎以及龈炎等,都属于牙周病的一种,相信大家对于这两种牙科疾病有所了解,那大家知道牙周病会有什么症状呢?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牙周病的症状吧。

  1.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和龈乳头变圆纯,光亮,点彩消失,龈质粉软脆弱,缺乏弹性,龈探诊易出血,局部有牙垢或牙结石存在。

  2.牙周炎除龈炎的表现外,还有牙周袋形成,牙周袋内可有脓液溢出,牙齿不同程度松动,X光照片可见牙槽骨呈不同程度吸收。

  牙周病怎么治疗

  对于任何疾病,大家肯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如何治疗疾病。所以牙周病肯定也是一样的。那牙周病应该如何治疗呢?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呢?下面就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牙周病的治疗方法吧。

  (一)基础治疗

  对牙周炎的治疗要从消除病因和减轻症状两方面入手。

  1.牙周基础治疗

  如洁治、刮治、根面平整等。

  2.牙周手术治疗并配合药物治疗

  经过上述治疗之后,大多数患者的牙周炎症可以得到消除,松动的牙齿得以稳固,患者的咀嚼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但是,仍然会有部分患者,因为牙槽骨炎性吸收破坏,牙齿支持能力下降而无法承担正常的咀嚼压力,出现牙合创伤,后者进一步加剧牙槽骨的吸收,以致进入恶性循环。在临床上表现为牙齿的松动,移位,咀嚼无力及不适等,严重时牙齿可自行脱落或导致牙齿拔除。经过牙周基础治疗之后,仍然会有个别牙齿,甚至多颗乃至整个牙弓中的余留牙齿松动,难以行使正常的咀嚼功能,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则需要采用牙周炎修复治疗。

  (二)修复治疗

  修复治疗成为牙周炎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牙周炎的修复治疗是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通过修复学的方法来改善患牙的松动、移位及咀嚼无力等症状。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分散牙合力、消除创伤,建立协调的牙合关系;固定松动牙,修复缺失牙,控制病理性的松动移位,促进牙周病变组织的愈合,恢复咀嚼功能,改善全身健康。

  牙周炎的修复治疗主要包括调牙合、正畸疗法和牙周夹板固定等。

  1.调牙合

  通过调磨患牙的牙尖或者嵴,改善牙体外形,消除其与对颌牙之间的早接触和牙合干扰,从而消除创伤性受力,建立上下颌牙之间功能性的接触关系,恢复对牙周组织的生理性刺激,以维持牙周组织的健康。

  (1)患牙过高的牙尖引起创伤性咬合力。

  (2)咬合关系还没有造成明显的创伤性咬合力,但是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创伤因素,例如上下前牙或者后牙咬合过紧,影响下颌运动等;

  (3)牙齿形态异常,例如过长牙、畸形牙、扭转牙等。

  常常出现禁忌证

  无法准确判断上下牙之间是否存在早接触或者牙合干扰。

  2.正畸治疗

  是牙周炎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复位松动移位牙,改变牙长轴及其受力方向,消除创伤性咬合力,有利于牙周组织的恢复和愈合。

  (1)排齐拥挤错位的牙齿,以利菌斑控制。

  (2)前牙深覆牙合。

  (3)前牙病理性扇形移位和出现间隙。

  (4)后牙向近中倾斜形成深的骨下袋,通过正畸治疗使其直立,同时近中的深袋也可消除。

  常常出现禁忌证

  ①未经治疗的牙周炎。

  ②虽经治疗但炎症仍存在,菌斑未控制,病情仍处于活动阶段。

  ③牙槽骨吸收已超过根长1/2的患牙。

  消化道症状

  食欲缺乏,腹胀,腹部不适或有隐痛,以右下腹为明显,亦可有轻压痛。多呈便秘,少数可有腹泻表现。

  肝脾肿大

  本期常可触及肿大的脾脏、质软,有轻压痛。亦可发现肝大、质软,有压痛。肝脾肿大通常为轻度,随病情恢复逐渐回复正常。如并发明显的中毒性肝炎时,可见黄疸,丙氨酸转氨酶上升等肝功能异常。

  循环系统症状

  常有相对缓脉(脉搏加快与体温上升不相称)或重脉。如并发心肌炎,则相对缓脉不明显。

  神经精神系统症状

  一般与病情之轻重密切相关。患者虚弱、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严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亦可呈现虚性脑膜炎表现。这些表现均与严重毒血症状有关,随着体温下降,病情亦逐步减轻与恢复。

  四、临床类型 除典型过程外,本病又可有下列各型

  (1)小儿伤寒

  小儿伤寒的临床过程表现不典型,年龄越小越不典型;年龄越大,则越接近成人的疾病表现。婴幼儿伤寒,起病急,病情重。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常见,常出现不规则高热,伴惊厥,脉快。玫瑰疹较少见。外周血象白细胞数增高。常伴发支气管炎或肺炎。学龄儿童则多属轻型或顿挫型,与成人表现近似。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相对缓脉少见,白细胞数不减少。肠道病变亦较轻,肠出血与肠穿孔并发症也较少。

  (2)老年伤寒

  症状亦不典型,发热不高,虚弱明显。易并发支气管肺炎与心功能不全。持续的胃肠功能紊乱,记忆力减退。病程迁延,恢复缓慢,病死率较高。

  (3)轻型

  发热在38℃左右,全身毒血症状轻,病程短,1~3周即可恢复。症状不多,缺乏典型伤寒表现,易致误诊和漏诊。儿童病例不少见,亦可见于病前曾接受过伤寒菌苗预防接种者,或发病早期已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者。

  (4)顿挫型

  起病较急,近似典型伤寒表现,但在1周左右发热等症状迅速消退而痊愈。

  (5)暴发型(重型)

  起病急,毒血症状严重,病情凶险,发展快。畏寒,高热或过高热,腹痛,腹泻,休克,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中毒性鼓肠。亦可并发DIC等。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抢救,仍有可能治愈。

  (6)逍遥型

  全身毒血症状轻,病人常照常生活、工作,不察觉患病。部分患者则可突然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而就医。

  (7)迁延型

  起病初始表现与普通型(典型)相同,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发热持续不退,可达数月之久,弛张或间歇热型,肝脾肿大亦较显著。伴有慢性血吸虫病的伤寒病者常有此型的表现。这种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不甚满意,有时需配合抗血吸虫病治疗才能控制病情。

  五、伤寒的治疗

  伤寒病人的治疗应以抗生素为主,必要时可配合中药治疗,同时饮食疗法对本病的康复有着较大的影响。对于持续高热者,应送医院输液治疗。若伴有肠出血或肠穿孔等并发症,则应马上到医院救治。

  六、伤寒的预防

  要自我预防本病,首先是要搞好饮用水及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灭蝇、防蝇对预防伤寒也是非常重要的。进行预防接种,增强人群对伤寒病的免疫力,也是预防伤寒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此外,还必须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对于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应该适当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的照射,吸收新鲜空气。在工作中,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营养,以增强抗病能力。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伤寒的症状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人在患的伤寒后,病症还是比较显著的,患的了伤寒,大家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去就诊,以防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不然就会耽误自己的工作或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