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亲子品牌网资讯正文

细菌性食物中毒 教你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8-04-09 00:19:52  阅读:166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林志炫

  细菌性食物中毒,顾名思义就是误食了被细菌或者是病毒感染的食物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疾病。那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时候有什么症状呢?细菌性食物中毒应该怎么治疗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介绍一下。想知道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细菌性食物中毒症状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人都会细菌性食物中毒。那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时候有什么症状呢?

  一、胃肠型食物中毒

  潜伏期短,常于进食后数小时发病。各型病原菌或其毒素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很相似,主要为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炎症状。一般起病急,腹部不适,上、中腹部持续或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病程短,多在1~3d内恢复。

  1、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食后在4~24小时感畏寒,体温升高,可达38~39.5摄氏度,恶心、呕吐、腹痛,腹部有压痛,水样腹泻,有时有少量脓血,并有鱼腥臭味。

  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如果是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话,则患者在误食后的九到二十个小时会出现上腹疼痛难忍以及腹泻,水便等症状。

  3、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食后30~120分钟,自感头痛、皮肤潮红、呈醉酒状,有荨麻疹样过敏反应。

  4、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进食含有葡萄球菌性毒素食物后2~5小时,症状为严重的恶心、呕吐。呕吐物是黏液,有时含血液及胆汁。体温正常或稍升高。

  5、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进食含有肉毒杆菌外毒素的食品后2小时~10天,自感视物有复影,眼睑下垂,眼肌和咽肌瘫痪,呼吸感到困难,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

  6、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如果是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的话,则病人在2~20小时内会出现恶心、呕吐以及水便。并且严重的患者会出现高热以及昏睡,脱水等症状。

  二、神经型食物中毒

  潜伏期多为12~36h(2h~10d),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渐进性的神经麻痹,主要有头晕、全身乏力、腹胀、便秘、恶心、呕吐,继之视力模糊,复视、瞳孔散大、眼肌麻痹、眼睑下垂。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一种耳部疾病,现已改名为中耳胆脂瘤,它对人的耳朵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在发现此病症的时候要及时检查、治疗。那么你知道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症状有哪些吗,发病原因是什么呢,该怎样接受治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本病的成因比较公认的学说有以下几种。

  1.内陷袋学说

  由于咽鼓管功能不良和中耳炎遗留的黏膜水肿、肉芽、粘连等病变,中耳长期处于负压状态,导致中耳膨胀不全。受上鼓室长期高负压的影响,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向内凹陷,局部逐渐形成内陷囊袋,内陷囊袋不断加深,囊内角化上皮增生,上皮屑出现堆积,排出受阻,囊袋不断膨胀扩大,周围骨质遭到破坏,终于形成胆脂瘤。

  2.上皮移行学说

  鼓膜大穿孔或后方边缘性穿孔,鼓沟骨质裸露,外耳道皮肤越过骨面向鼓室内生长,深达上鼓室或鼓窦区,其脱落的上皮及角化物质堆积于该处而不能自洁,逐渐堆积,聚集成团,形成胆脂瘤。

  3.基底细胞层过度增生学说

  鼓膜松弛部的上皮细胞通过增殖形成上皮小柱,破坏基底膜,而伸入上皮下组织,在此基础上产生胆脂瘤。

  4.化生理论

  鳞状上皮化生是指正常的黏膜上皮被角化性鳞状上皮所取代,但脱落的角化物质一般不堆积。如化生的角化性鳞状上皮伸入鼓窦或鼓室,脱落的焦化物质发生堆积,可形成胆脂瘤。

  临床表现

  1.可无症状

  不伴感染的胆脂瘤早期可无症状。

  2.耳流脓

  不伴感染的中耳胆脂瘤可无耳溢液。伴化脓性中耳炎者可有耳流脓,且持续不停,脓量多少不等,脓液常有特殊恶臭,伴有肉芽者,脓内可带血。

  3.听力下降

  听力下降可能是不伴感染的胆脂瘤的唯一主诉,早期多为传导性聋,程度轻重不等。上鼓室内小胆脂瘤,听力可基本正常。即使听骨部分遭到破坏,但因胆脂瘤可作为听骨间的传声桥梁,听力损失也可不甚严重。病变累及耳蜗时,耳聋呈混合性。严重者可为全聋。

  4.耳鸣

  多因耳蜗受累之故。

  药物治疗

  1.病因治疗

  去除诱发中耳炎的因素是有效控制感染措施之一。

  (1)鼻部和咽部感染灶的治疗

  慢性扁桃体炎、增殖体炎、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等必须控制,避免中耳炎反复发作。

  (2)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治疗

  鼻、咽部的病变如增殖体肥大、鼻中隔偏曲、裂腭等常影响咽鼓管咽口的通气功能,需手术纠正,咽鼓管鼓口的息肉或鳞状上皮封闭,可在中耳炎手术时去除。

  严重者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咀嚼、发音困难,流涎,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及四肢瘫痪,可有腹胀、尿潴留及唾液减少等。

  严重者可于2~3 d内因呼吸中枢及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体温一般正常或有低热,神志始终清醒,很少出现四肢的神经根性痛,腱反射及脑脊液多正常。通常4~10d逐渐恢复,先为吞咽、呼吸困难的改善。肌肉瘫痪可持续数月之久,视觉常需数月方可恢复。

  细菌性食物中毒治疗

  (一)胃肠型食物中毒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按消化道传染病隔离。鼓励多饮水,并予口服补液盐液。恶心者可口服甲氧氯普胺每次10mg,每日3次。腹痛明显者可皮下注射山莨菪碱10mg或阿托品0.5mg。

  有脱水或酸中毒者应予静脉补液.并用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过敏症状,可州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4mg,每日3次。

  2.抗菌治疗

  由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病程多为自限性,轻症患者可不用抗菌药物。病情严重者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抗菌药物。沙门菌属、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所引起者可用喹诺酮类。

  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的致病作用主要来自肠毒素,抗菌药物治疗对毒素无任何作用,但严重感染者仍应给予抗菌药物以消除致病菌。

  (二)神经型食物中毒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在进食可疑食物4小时以内者,应尽快用5%碳酸氢钠溶液或1:4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对没有肠麻痹者,可同时给服用50%硫酸镁或20%甘露醇溶液导泻,亦可用清洁洗畅,以促进毒素排出。

  有吞咽困难者可用鼻饲饮食或胃肠道外补充必需的液体、电解质与营养。呼吸道有分泌物不能咳出时可予定期吸痰,必要行气管切开术。呼吸肌麻痹而导致自主呼吸困难者则应使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

  2.抗毒素治疗

  早期足量应用多价抗毒素(A、B、E型混合抗毒血清)。一次注射量可给5万~15万U,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各半,必要时6小时后重复给药一次。

  给药前应先做皮肤过敏试验,如试验阳性,则应按脱敏注射法给药。抗毒素应力争在病后24小时内,肌肉瘫痪发生之前应用,效果最佳。因抗毒素只能中和血中游离的毒素,不能中和与组织结合的毒素。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1、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外出不便洗手时一定要用酒精棉或消毒餐巾擦手。

  2、餐具要卫生,每个人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饭后将餐具洗干净存放在一个干净的塑料袋内或纱布袋内。

  3、饮食要卫生,生吃的蔬菜、瓜果、梨桃之类的食物一定要洗净皮。不要吃隔夜变味的饭菜。不要食用腐烂变质的食物和病死的禽、畜肉。剩饭菜食用前一定要热透。

  4、生、熟食品要分开,切过生食的刀和案板一定不能再切熟食,摸过生肉的手一定要冼净再去拿熟肉,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5、对不熟悉的野生动物不要随意采捕食用,海蜇等产品宜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保存,食用前应冲洗干净。扁豆一定要焖熟后食用。

  6、服用药品时一定要遵照医嘱服用,千万注意不要超剂量服用,以免造成药物中毒。药物同时服用要遵医嘱,避免混合产生副作用。敌敌畏杀虫剂和灭鼠药等不能与食物放在一起。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些症状以及细菌性食物中毒应该如何治疗的一些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此也是有所了解了,也知道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方法了。因此,如果不想出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话,则一定要多多预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