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亲子品牌网资讯正文

刚出生宝宝睡觉一惊一惊的应该怎么进行解决如何才能有效预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1-05-03 10:23:29  阅读:99138+
刚出生宝宝睡觉一惊一惊的应该怎么进行解决如何才能有效预防

一、刚出生宝宝睡觉一惊一惊的应该怎么办

  给宝宝的四周围上床幔,宝宝的手一伸就可以够得到。

  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一活动就可以够到子宫壁,为了他更快的适应新环境,可以在宝宝的四周围上床幔,宝宝一伸手就可以碰得到,这样宝宝一惊一乍的时候碰到床幔就好像碰到妈妈的子宫壁一样,很快就感到很安全。

  宝宝受惊的时候用手握住她的小手。

  宝宝一惊一乍的时候,大人可以用手握住她的小手,他很快就可以安静下来,会感到很有安全感。

  在宝宝的周围放一个安抚玩具。

  在宝宝的小手旁边可以放一个软软的安抚玩具,宝宝一惊一乍的时候,一下子就能抓到,自己也会很有安全感。

  安抚奶嘴。

  孩子小的时候可以给他使用安抚奶嘴,尤其是宝宝睡着的时候,吸吮安抚奶嘴可以增加宝宝的安全感,不会出现一惊一乍的现象。

  给宝宝的小肚子上围上护肚。

  孩子的小肚子如果一凉孩子也容易出现一惊一乍的现象,给她围上护肚,注意小肚子的保暖,孩子也会觉得很有安全感。

二、刚出生宝宝睡觉一惊一惊的原因

  1、缺微量元素,血钙降低引起大脑及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设导致宝宝晚上睡不安稳,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如果缺钙,宝宝的卤门就闭合得不好;如果缺锌,一般嘴角都会溃烂。

  2、太热、太冷。

  3、太干燥,有鼻屎。

  4、睡眠前玩得太兴奋,按时睡觉:在宝宝入睡前0.5~1小时,应让宝宝安静下来,睡前不要玩得太兴奋,更不要过分逗弄宝宝。免得宝宝因过于兴奋、紧张而难以入睡。不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不讲紧张可怕的故事,也不玩新玩具。要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室温适宜、安静,光线较暗。盖的东西要轻、软、干燥。睡前应先让宝宝排尿。

  5、注意肛门外有无蛲虫。 6、很多妈妈看到宝宝晚上哭醒会以为孩子饿了,然后就给孩子喂奶,其实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这样做反而会造成孩子有晚上睡醒了要吃奶的习惯。 7、积食、消化不良,上火或者晚上吃的太饱也会导致睡眠不安。建议喂粥、面等固体食物应在临睡前至少两三小时喂,睡前再喝一点奶。 8、母乳宝宝的恋奶。(这个很多母乳宝宝都存在的情况)

三、刚出生宝宝睡觉一惊一惊的应该如何进行预防

  1、适应宝宝的生理时钟。

  宝宝在出生3个月之前一直都是在睡觉,这时爸妈绝对不能可以改变睡眠时间,应该根据宝宝的生理时钟按时喂奶按时睡觉。这才是培养正确的睡眠习惯的基本方法。

  2、哺乳后不要马上睡觉。

  出生3个月后,宝宝的生理时钟逐渐有规律,但是在这个时期也很难培养独自睡觉的习惯。另外,哺乳后不要马上睡觉,因此哺乳后最好陪宝宝玩耍。

  3、有规律地喂奶或睡觉。

  宝宝出生3个月后,每天睡14小时左右,其中有12小时在夜间睡觉。这时,夜间睡醒的次数逐渐减少,而且白天能睡两、三次午觉。在这个时期,妈妈就应该有规律地喂奶或者哄宝宝睡觉。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按时睡觉,而且夜间睡醒之前要充分地喂奶。

  4、让宝宝感受白天。

  建议妈妈在白天的时候尽量保持家居明亮,例如把窗帘拉开,让阳光透入屋内,好让宝宝领略一下白天的感觉。

  5、营造宁静感觉。

  人体在昏暗的环境下大量分泌出促进睡眠、有助于成长的激素,因此到了晚上时间,妈妈不妨在宝宝的房间里只亮着小灯,尽量保持家中昏暗宁静舒服的感觉。在漆黑的环境下,能分泌出最多的睡眠激素。同时也能让宝宝渐渐产生对夜晚的认知。慢慢养成在日间活动,晚上休息的习惯,然后逐步将宝宝的生理时钟调教至正常状态。

四、宝宝都会出现哪些睡眠障碍

  1、入睡困难或睡眠不安。前者为孩子不能入睡,后者则表现为睡眠不深或容易惊醒。年龄愈大,睡眠障碍的形式愈接近成人。所以,入睡前不要过分逗引或恐吓幼儿,同时还要让他(她)养成定时起居的睡眠习惯。

  2、梦魇。白天受到恐吓或过度兴奋,或睡眠时胸部受压使呼吸不畅等因素,都可能使孩子发生梦魇,具体表现为从噩梦中惊醒,醒后仍有短暂的情绪紧张、并伴有出冷汗、心悸及轻度面色苍白现象,对梦中紧张景象可恍惚回忆,片刻后安静入睡。

  3、夜惊。从睡眠中惊起,两眼直视、表情紧张、激动不宁、大声喊叫啼哭、不易叫醒、不听劝慰,15分钟后又复入睡。

  4、梦游症。可在精神因素作用下发生,也是癫痫表现之一。孩子从睡眠中起床,步态不稳如醉酒状,面无表情,往往不语,在室内走动,可避开障碍物。片刻后自行上床复睡。有时绊倒在路旁后立即入睡,醒后对梦中的经历不能回忆。

  夜惊和梦游可能是神经症的一种表现,也可以是癫痫的一种症状,需要作脑电图检查以作鉴别。

原标题:刚出生宝宝睡觉一惊一惊的应该怎么进行解决如何才能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