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亲子品牌网资讯正文

江苏院士周其林从兰州大学到南开大学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0-03-27 13:53:06  阅读:6838+ 作者:责任编辑NO。郑子龙0371

我国科学院院士周其林:发现高效手性螺旋催化剂,荣获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科研、教育两不误的“催化”大师。

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一副轻盈的银灰色眼镜,一身深灰色的西装再配上一条用化学元素装修的特别领带,周其林院士以这样一身得当又不失风姿的打扮,面含自傲的浅笑,垂直地站在2019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赏大会的台上。

当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荣誉证书颁发到周其林院士手中时,他那素日里严厉慎重的面孔上,早已洋溢着难以掩抑的笑脸,而作为评选历史上屡次呈现空缺的我国科学范畴的最高奖项,这一次,总算有了归属。

“高效手性螺旋催化剂的发现”,便是周其林院士和他的科研团队,在人民大会堂一举夺冠的项目。而周其林院士能够获此荣誉,也可谓是实至名归。他用二十年的潜心研讨,组成了“周氏催化剂”,这一研讨成果被广泛运用于多种手性药物的出产上,而且至今保持着分子催化剂的全球记载。

正如周其林院士所言:“许多曩昔不能够组成的分子,现在能够组成了;曩昔许多极难组成的药物,现在组成起来十分便利。”“周氏催化剂”的诞生完美地处理了药物出产中发明手性分子的难题,这一巨大科研成果对我国医药界,乃至是国际范围的医药出产来说,都是一项谋福万众的福音。而周其林院士,也因而成为了我国名副其实的“催化”大师。

即便坐在科研的“冷板凳”上,也要享用探究的进程。

在科学范畴,研讨是一个充溢应战的进程,这样的一个进程充满着太多困难与躲藏“圈套”,它提示你时时刻刻都要留神留意,而你夜以继日所为之支付的多年汗水,或许到头来仅仅竹篮打水,成功仅仅少量,失利往往是科研工作者常有的阅历。

这便是科研,它自有其奥秘风趣之处,但是在你找到它那令人神往的一面时,你首要需求面临的是日复一日的单调基础研讨与实验,是无数次的剖析核算与计划挑选,而这些常常会使人望而生畏。

“战胜这些困难的重要的要素便是坚持。”面临科研中的种种困难,这是周其林院士常常鼓舞士气的标志性言语,这不单单是鼓舞自己的搭档与学生,在他停滞不前的时分,也是在鼓舞自己。坚持去战胜困难仅仅周其林科研日子的一小部分,在更多的时间里,他则是怀有一颗对不知道的好奇心,去不知疲倦的探究,享用整个的科研进程。

在周其林的眼中,科研是充溢着无量魅力的,而他所从事的化学,便是这颗蔚蓝色星球上,最为光芒耀眼的明珠。科研进程中遇到的困难也好,那些接踵而来的失利也罢,都是通往成功的必要环节,“做得不成功的时分,有时也有意外的收成”。

这便是周其林在面临他的科研项目时,所持有的名贵情绪与可敬心态,他从不去强求什么成果,更不会急于求成,由于真实的科研是一个在探究中不断享用夸姣,感触美好的进程,这也是他毫不勉强地去进行单调的基础研讨,耐心肠坐在科研的“冷板凳”上的缘由。他真实领会到了科研的趣味。

科研不辍,心系教育,为国家培养着栋梁之材。

1982年7月,周其林结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2013年1月,担任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院长。

假如你以为周其林院士仅仅个一心醉于科学研讨的科学家,那就太片面了。在忙于科研工作的一起,周其林还尤为注重国家的人才培养,而且事必躬亲地为祖国不断培养着优异科研人才。曾当选为“2018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榜样”,便是对他出色教育工作的必定与赞扬。

勤勉、平缓、极具规矩认识,这是周其林带给学生们最为直观的形象。身为“长江特聘教授”并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任教的周其林,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学生们做着杰出的演示:他总是在工作日最早抵达实验室的那个人;他总是在去往实验室的小路上,脚步仓促的那个人;他也总是学生们在遇到难题时,最早想到的那个人……他力求把每个环节都做到完美,只为给自己的学生供给更为有利的学习与科研环境。

为了鼓舞更多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去测验和触摸化学,周其林的课题组面向全校学生敞开,不管年岁或专业,一切想探寻化学那奥秘面纱下的真容的学子,都能够到周其林院士的实验室做客。在他的实验室,学生们能够带着难题寻求回答,能够体会化学实验的美好与趣味,轻松与好学,成为了周其林院士课堂上的主旋律。

科研、教育两不误,即便在取得国家荣誉之后的周其林院士,也仍旧如常,他和自己的学生们沉浸在化学的国际中,满怀等待的探究与求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