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亲子品牌网资讯正文

致家长以爱为名的操控欲是一种病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12-23 15:54:31  阅读:3035+ 作者:责任编辑。陈微竹0371

马云曾在浙商大会上说:“你连你妈都改动不了。”

成年人十分了解这种无法,由于咱们都经历过这样的困惑: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

“你怎样总是不听我的话?”

“我觉得这个更适合你。”

似曾相识吗?

咱们从前与爸爸妈妈共处时,简直一切的工作都得顺他们的意。大到高考成婚工作,小到穿什么色彩的衣服,他们打着爱的旗帜,规划着咱们的一举一动。

他们想改动咱们开端的姿态、成为他们抱负中的那个人,可成果呢?

不只仅“你连你妈都改动不了”,还有“你妈连你都改动不了”。

01、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斗智斗勇,由来已久。

小时分,为了不让家长发现了自己看小说、看电视,总喜爱反锁卧室的门。

但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桥梯。家长只要把卧室的门换成玻璃的,或许卸掉门锁,你就会感觉有双眼睛总在盯着你。

现在,科技兴旺了,不必这么麻烦了。

00后爽性变成了被监控的一代,住进了“电子监狱”里。

前两天,豆瓣大V爆料,有个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家里装了摄像头,还发了抖音,说是为了监督孩子。

而监控孩子这件事,好像在家长之间还较为认可,乃至成为家长在朋友圈夸耀的本钱——“看!我的孩子多认真学习!”

你认为这仅仅个例?

不是的,全天候监控简直渐渐的变成了孩子们的日子日常。

从2017开端,在一些教育app里,就呈现了全国各地不同校园教室内的直播画面,有些为了便利检索,特意注明晰详细的校园班级。

家长们乃至不满足于调查孩子的外在,还要解剖孩子的大脑、操控他们的意念。

2019年10月,一种名叫赋思的头环,戴在了孩子们的头上。

听说这种头环可以提示孩子们上课的专心程度,专心就亮红灯,分心就亮蓝灯。而每隔十分钟,“注意力分数”会主动生成陈述,发送到家长们的微信群。

02、

对家长而言,这些监控,都是由于“爱”。

由于爱孩子,由于忧虑孩子旷费学业,由于怕孩子在校园遭到欺压……等等理由。

但是你们了解孩子怎样想吗?

孩子会感到愤恨,更多时分,会感到的是深深的无力和窒息。

由于,不论孩子怎么表达自己的志愿,家长们底子不会考虑他们的感触。

家长想着“这是为你好”,而孩子却只想逃离。

心理学家对此,提出了一个概念:操控不了自己的人,才会对操控别人发生激烈的执念,由于这类人缺少“安定而且灵敏的自我”。

什么是安定而且灵敏的自我?

是指一个人具有十分安稳的自我价值感,而且不会由于外界的否定或许质疑而有所改动。别的,不会限制自己的自我概念,可以灵敏的在不同的景象下体现和开展多面的自我。

这是绝大部分成年人做不到的,不只做不到,乃至是望尘莫及。

其实不只仅孩子,有些爸爸妈妈关于已成年的子女照样有着极度的操控欲。

从前有这样一则新闻:

一位长相好、收入高的27岁女子,因其爸爸妈妈觉得她嫁不出去很丢人,不只各种催婚,还张狂地组织相亲。

最可怕的是,凡是相亲失利,爸爸妈妈就会大骂,还会说一些“30岁之前你嫁不出去,咱们就不活了”之类的话。

因无法接受爸爸妈妈“催婚”的压力,女子跳楼自杀了。

死前她留下遗书:“你们组织冥婚吧,我再也不会反抗了。”

德国闻名心理治疗师说过:“美好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家里没有操控欲很强的人。”

越是密切的联系中,咱们越是需求有明晰的边界感。

过火的操控欲,对别人来说是桎梏,对自己而言则是一种病态。

由于不能良性地交流,然后无法到达两边都想要的成果;由于无法达到成果,所以一方愤恨地施压,导致愈加无法正常交流;所以堕入了一种,病态的循环。

03、

孩子跟随爸爸妈妈的脚步,如任务传承般流通不息。

孩子的生长之快,家长的爱意之切,是不安,亦是高兴。

面临生命的进程,家长应放下惊骇与忧虑,就好像曾年青过的每个成年人自己。

让孩子羽翼自丰,家长也相同有更多自我的探究。

不要让操控欲占有了你的心里,不要让你和孩子堕入病态的循环。

请先学会,操控你自己的操控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