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亲子品牌网资讯正文

破译孩子不听话行为背后存在的心理需求才能用正确方法应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09-13 16:47:42  阅读:9566+ 作者:责任编辑。陈微竹0371

从前心爱、温柔、讨人喜欢的小公主,怎样忽然就变成了自私、蛮横、无理取闹的陌生人?不管咱们怎么忍受、劝说都杯水车薪,并且越劝说,状况越糟糕,为什么会这样?

破译孩子这种“不听话”行为,首要要了解到孩子误差行为背面,必定存在某种心思需求。作为爸爸妈妈,要了解孩子的心思需求,才能用正确办法应对。

“妈妈跟我玩嘛!”

其实,孩子的行为是有意图的。

在孩子的生长动力中,一直在寻求归属感和自己在集体中的一席之地。

对孩子而言,家是孩子最早最重要的集体,爸爸妈妈的认同、尊重和接收是孩子自我价值构成的中心。孩子为了到达这些意图,首要或许选用建设性的行为,如体现优异、灵巧心爱、学习优异等;

假如这些行为不能成功,孩子就会选用破坏性的行为来到达意图,如打扰、懒散、磨蹭、叛变、顽固、抵抗、不妥行为、无助等,以此来引起爸爸妈妈的重视。

坐不住的刚子

喜新厌旧”关于孩子来说,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什么新鲜好玩的东西都想据为己有,这是孩子好奇心的天分使然。

关于一些小小孩,他们的身心开展还不老练,留意力还很难长期会集,自身就处在“坐不住”的阶段,却被贴了“顽性”的标签,实在是无辜。

每个孩子都会等待从集体中取得一席之地和归属感。在这种心思需求下,或许有一些孩子会经过不良行为到达招引留意、争夺权力的意图,而爸爸妈妈和教师无形中助长了孩子的坏习惯而不自知。

教师的讲道理,爸爸妈妈的发脾气,终究都不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咱们要教会孩子,怎么面临新玩具。看到新玩具时,还要看到它与环境、其他人的联络。

处理办法:

当孩子用不妥的办法妄图取得留意力时,请爸爸妈妈忽视他,不要给他留意力,即形成负面的增强。而孩子只需在呈现每一个杰出行为时,都应该得到鼓舞,表明“我留意到你的行为了”。

爸爸妈妈给予留意的恰当办法,是在孩子没有希望得到留意时给予留意;首要的把要点放在“给予”,而不是“取得”。一朝一夕,杰出的行为逐渐增多,不良行为则会逐渐消失。

总归,在处理孩子“不听话”时,爸爸妈妈需求镇定,多一点耐性,用一点心,了解孩子心思知识,正确处理好孩子的心思需求,能够必定的是,孩子终究会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