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亲子品牌网资讯正文

宝宝好几天才大便,是便秘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8-10-19 20:01:37  阅读:5411+ 作者:彭杨

有不少的宝妈有疑问说为什么宝宝好久天才一次大便,是不是便秘了?可是吃的还是跟平常一样,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通常情况下,宝宝两三天甚至四五天才一次大便有两种因素导致:攒肚和便秘。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攒肚是怎么一回事。

攒肚一般在宝宝满月后出现,攒肚是一种民间的说法,实际上它是指宝宝大便规律的改变。出现攒肚儿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儿,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宝宝2~3天或4~5天,有的甚至于15天不排大便也无痛苦表现,待到排便仍为黄色软便,无硬结,量也不是特别多,这种现象称为攒肚。

这种情况妈妈们不用担心,也不需要特别治疗。因为宝宝满月前后至6个月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消化能力的提高,能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剩下的食物残渣不多,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所以宝宝排便的次数会有所减少。

随着宝宝的生长,食量逐步增大,一般在4个月以后,宝宝的攒肚现象就会逐渐减少直到消失。

虽说攒肚是正常现象,不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发育,但宝宝四五天甚至七八天都没有拉便便,家长们肯定会焦虑,着急给宝宝通便,那么,可以尝试以下3个方法:

1、腹部按摩。以宝宝肚脐为中心,手部稍稍用力,下压 0.5 厘米,顺时针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反复进行3次。(腹部按摩不仅能促进胃肠血液循环,增加肠蠕动,使宝宝通便,还能增进宝宝的食欲。)

2、双腿屈伸运动。让宝宝仰卧,抓住宝宝的双腿做屈伸运动,共10次,然后再单腿屈伸10次。(可以促进宝宝肠蠕动,有利于便便排出。)

3、刺激肛门。妈妈可以用香油涂抹在宝宝的肛门处,然后在屁屁下放一块软布,轻轻揉按肛门15次,每天2次,可以帮助宝宝排便。

注意:攒肚时,不要增加奶量或辅食

有些家长误认为宝宝不排便是因为没吃饱,于是就着着急添加喝奶量或辅食。

攒肚与宝宝吃没吃饱无关,而是消化系统正在完善,因此攒肚期间更不应该过量,或引进新食物,以免对正在进行自我调节的肠道功能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另外,如果宝宝几天才大便一次,大便干结,颜色发暗,排便时表情痛苦,甚至有哭闹现象,可能还伴随有睡眠不好、食欲不佳的状态,这才是便秘。

引发宝宝便秘有以下几种因素:

肠道菌群失衡

大便的性质和宝宝摄入的食物成分密切相关。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物不足,肠道菌群继发改变,肠内容发酵过程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如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物,肠道发酵菌增多,发酵作用增加,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数多而软。

人肠道中的细菌可分为三类:有害菌、有益菌(即益生菌)和中性菌。其中益生菌和有害菌是相互制约的,维持着肠道菌群的平衡,而一旦打破这种平衡的制约关系,肠道内菌群失调,人就可能会生病。

所以,正确的补充益生菌,可以抑制致病菌及肠源性毒素的产生和吸收,从而达到调整肠道内菌群失调的目的,改善肠道功能,提高婴幼儿免疫力,增强机体能力。

肠道功能异常

生活不规律,或者家长没有为宝宝培养正确的排便习惯,都会导致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进而导致宝宝便秘。还有一些先天性的肠道疾病,比如先天性的巨结肠和肛门裂、肛门狭窄等疾病也会导致宝宝便秘。

脾胃虚弱

这种是最为常见的引起宝宝便秘的原因,其主要表现为宝宝积食、厌食以及上火等。通常家长们会把这种便秘认为是上火,而为宝宝挑选一些去火的食物或者药物吃。

但是给宝宝去火的家长都会发现,去火治便秘的结果只有两种:一种是便秘依旧,另外一种结果是便秘好了一段时间,又反复了。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家长没有弄清楚,上火虽然是宝宝便秘的原因,但是上火却是由于宝宝的脾胃阴虚、气虚等导致的。脾胃虚弱的问题不解决,宝宝便秘自然会出现反复的。

宝宝到底是什么情况那么久才大便,这下子是不是都迎刃而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