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亲子品牌网资讯正文

脑血栓能治好么 应该怎样有效治疗脑血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8-04-06 18:03:59  阅读:289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曹颖

  很多人都害怕得脑血栓,因为它们不知道它到底有多严重,也很想知道脑血栓能治好么。没得脑血栓的,在庆幸的同时也要注意预防。就算是得了脑血栓,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就行。想知道脑血栓后遗症有哪些以及脑血栓的治疗方法吗?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不管你有没有得脑血栓,多掌握一些关于脑血栓的知识总归是有好处的,说不定以后会用到。

  脑血栓能治好么

  脑血栓虽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并不难治,所以不要自己吓自己,积极配合治疗就可以。

  1.药物治疗

  急性期药物治疗原则。

  (1)超早期治疗

  首先使患者提高脑卒中的急症和急救意识了解超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病后立即就诊,若无禁忌证,力争在3~6小时治疗时间窗内溶栓治疗,并降低脑代谢控制脑水肿及保护脑细胞,挽救缺血半暗带。

  (2)个体化治疗

  根据病人年龄、缺血性卒中类型、病情程度和基础疾病等采取最适当的治疗。

  (3)防治并发症

  如感染、脑心综合征、下丘脑损伤、卒中后焦虑或抑郁症、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和多器官衰竭等。

  (4)整体化治疗

  采取支持疗法对症治疗和早期康复治疗;对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及时采取预防性干预减少复发率和降低病残率。

  2.外科治疗

  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有严重脑水肿占位效应和脑疝形成征象者,可行开颅减压术;小脑梗死使脑干受压导致病情恶化的病人通过抽吸梗死小脑组织和后颅窝减压术可以挽救生命。

  3.康复治疗

  应早期进行并遵循个体化原则制定短期和长期治疗计划分阶段、因地制宜地选择治疗方法对病人进行针对性体能和技能训练降低致残率增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重返社会。

  怎样预防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且还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疾病。

  1.注意控制血压

  将血压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但也注意不要将血压降得过低。因为低血压可引起脑供血不足,易导致脑血管栓塞。

  2.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对于已有高血脂、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有冠心病病史者,应长期预防治疗。

  3.不吸烟不酗酒

  平时尽量不吸烟、不大量饮酒。

  自发性脑出血其实指的是非外伤情况下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内出血,外在因素有很多。即使这样,也不是没有办法预防和解决,所以也不要太害怕,保持正常作息和心态就可以。想知道自发性脑出血指南以及自发性脑出血原因吗?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自发性脑出血的知识,大家还是多了解一些比较好,以后碰到类似情况就不会惊慌失措了。

  自发性脑出血

  在欧美国家,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占全部卒中患者的10%~20%,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有资料显示病死率达23%~52%。

  在我国,根据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脑出血发病率为60~80/10万人口/年,占全部卒中病例的30%左右,急性期病死率约为30%~40%。

  大脑半球出血约占80%,脑干和小脑出血约占20%。至于复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根据国外资料,亚洲国家为l.8%~11%,欧洲国家为6%~24%,拉丁美洲为6%~30%。

  自发性脑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高血压,另一些多见的病因为淀粉样变性血管病、先天性血管瘤、动静脉畸形、凝血障碍和各种原因的占位。

  其他还有moyamoya病、结节性多动脉炎、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聚集剂的应用和某些药物的使用等。

  自发性脑出血的诊断

  自发性脑出血是指在没有明显外因情况下的脑内出血。出血量可大可小,由于自发性,往往症状突然出现,且较危重。如不及时抢救和适当的治疗,会有致命危险。

  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

  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病人,绝大多数有明显的高血压的病史,中年以上突然发病,意识障碍相对较重,偏瘫、失语较明显,脑血管造影无颅内动脉瘤及畸形血管。

  动脉瘤性脑室内出血

  多见于40~50岁,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前无特殊症状或有一侧眼肌麻痹、偏头痛等。发病后症状严重,反复出血较多见,间隔时间80%为1个月之内。

  病人有一侧动眼神经损伤,视力进行性下降,视网膜出血,在此基础上突然出现脑室内出血的表现,很有可能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导致脑室内出血,应及时行CT扫描和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

  脑动静脉畸形性脑室内出血

  易发年龄为15~40岁,平均年龄比动脉瘤性脑室内出血约小20岁。性别发生率与动脉瘤相反,即男性多于女性。

  发病前可有出血或癫痫病史,进行性轻偏瘫而无明显颅内压增高表现,或有颅后窝症状,呈缓慢波动性进展。

  如突然发生轻度意识障碍和一系列脑室内出血表现,应首先考虑脑动静脉畸形。确诊需要CT扫描及脑血管造影术。

  烟雾病性脑室内出血

  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在发生脑室内出血之前,儿童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偏瘫,成人则多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此基础上出现脑室内出血的症状和体征。

  脑血管造影示颈内动脉末端严重狭窄或闭塞,在脑底部有密集的毛细血管网,如同烟雾状为其特征表现。

  4.定期检查

  最好每半年检查1次胆固醇和血脂和颈动脉超声。

  5.健康饮食

  如肥胖者应限制主食的摄入量,控制体重;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和动物内脏,如肥肉、肥肠、肚,因这些食品含有很高的胆固醇及饱和的脂肪酸,容易加重动脉硬化。

  适当吃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鸭、鱼类、蛋类(少吃蛋黄)、豆制品,少吃猪、牛、羊肉,且以瘦肉为好;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西红柿、山楂等。

  富含维生素B6的豆制品、乳类、蛋类;富含维生素E的绿叶蔬菜、豆类等;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过咸,最好不吃咸菜。因为吃得过咸,容易引起高血压。

  6.其他

  避免劳累熬夜生气,保持大便通畅。劳累上火容易导致便秘,可进食苦瓜等食物,也可间断服用中成药。

  病因

  1.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基本病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常伴高血压病,与动脉粥样硬化互为因果,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2.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血栓栓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镰状细胞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者少见;脑淀粉样血管病、Moyamoya病、肌纤维发育不良和颅内外(颈动脉、颅内动脉和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等罕见。

  3.某些脑梗死病例虽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但很难找到确切病因,可能的病因包括脑血管痉挛、来源不明的微栓子、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蛋白C和蛋白S异常、抗凝血酶Ⅲ缺乏、纤溶酶原激活物不全释放伴发高凝状态等。

  并发症

  1.肺部感染

  是主要并发症之一,重症卧床患者常合并肺部感染。

  2.上消化道出血

  是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即应激性溃疡。发生机制为下视丘和脑干病变所致现在认为与视丘下前部后部灰白结节及延髓内迷走神经核有关。

  自主神经中枢在视丘下部,但其高级中枢在额叶眶面海马回及边缘系统,消化道出血的机制与脑梗死累及上述部位有关。

  3.压疮

  即皮肤压迫性溃疡,主要是躯体长期不变动体位,而致局部皮肤及组织受到压迫时间过长而发生缺血、坏死的一系列表现。

  脑血管病患者,由于高龄患者较多,肢体瘫痪长期卧床,活动不便,容易对于骨隆起等部位压迫使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溃烂而形成压疮。

  4.情绪异常

  包括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

  临床类型

  1.依据症状体征演进过程分

  (1)完全性卒中

  发生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体征较严重,进展较迅速,常于数小时内(<6h)达到高峰。

  (2)进展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微,但呈渐进性加重,直至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6%~43%。有的患者家属不了解脑梗死的这种特点,还误以为是药物导致病情加重。

  2.依据临床表现特别是神经影像学检查证据分

  (1)大面积脑梗死

  通常是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完全性卒中,表现病灶对侧完全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向病灶对侧凝视麻痹。椎-基底动脉主干梗死可见意识障碍、四肢瘫和多数脑神经麻痹等呈进行性加重,出现明显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征象,甚至发生脑疝,病情危重,有可能危及生命。

  (2)分水岭脑梗死

  是相邻血管供血区分界处或分水岭区局部缺血,也称边缘带脑梗死。多因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典型发生于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伴全身血压降低时,亦可源于心源性或动脉源性栓塞。

  (3)出血性脑梗死

  是脑梗死灶的动脉坏死使血液漏出或继发出血,常见于大面积脑梗死后。

  (4)多发性脑梗死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供血系统脑血管同时闭塞引起的脑梗死。

  结语:以上就是三九养生堂为您介绍的脑血栓能治好么的全部内容,你们都了解了吧。这对于不明白平时应该怎样预防脑血栓形成的人来说,真的是太好了。看了上面说的脑血栓后遗症有哪些以及脑血栓的治疗方法,感兴趣的就可以去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