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亲子品牌网资讯正文

甲状腺低回声结节 它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8-04-06 02:04:36  阅读:581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朱丹

  对于很多人来说,甲状腺低回声结节是个陌生的词语,但现如今,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足以让人感到震惊,因此,一旦患有甲状腺低回声结节应尽快采取正规的治疗,避免甲状腺低回声结节的危害蔓延。由于它的出现严重影响大家身心健康,患者应尽早接受治疗。

  患者有无接受放射线史,口服药物史及家族史,患者来自地区是否为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等。一般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史较长,无压迫症状,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患者多不在意,无意中发现甲状腺结节而来就诊检查。

  患者有长期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史。发病年龄一般大于30岁。女性多于男性。甲状腺肿大程度不一,多不对称。结节数目及大小不等,一般为多发性结节,早期也可能只有一个结节。结节质软或稍硬,光滑,无触痛。

  有时结节境界不清,触摸甲状腺表面仅有不规则或分叶状感觉。病情进展缓慢,多数患者无症状。较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可引起压迫症状,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结节内急性出血可致肿块突然增大及疼痛,症状可于几天内消退,增大的肿块可在几周或更长时间内减小。

  结节性甲状腺肿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患者有乏力、体重下降、心悸、心律失常、怕热多汗、易激动等症状,但甲状腺局部无血管杂音及震颤,突眼少见,手指震颤亦少见。老年患者症状常不典型。

  甲状腺结节的性质,我们常分为以下5级。

  1级

  形状规整的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结节,内部无血流信号。多见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囊内出血。

  2级

  形状规整的囊实混合性回声结节,实性部分有血流信号。多见于滤泡型腺瘤、腺瘤性结节。

  3级

  形状规整的均匀实性回声结节,有时在被膜或结节内可见到微钙化,内部血流丰富。多见于滤泡型腺瘤、腺瘤性结节、分化型癌。

  4级

  形状不规整的实性回声结节,有时在被膜或结节内可见到微钙化,内部血流丰富。多见于分化型癌。

  5级

  形状不规整并有腺外浸润的实性回声结节,有时在被膜或结节内可见到微钙化,内部血流丰富。多见于分化型癌。超声下甲状腺结节的癌变征象包括:缺乏晕环征;实性低回声;回声异质性;边缘不规整;发现微钙化;腺体外浸润;内部高血流。

  临床表现

  1.结节性甲状腺肿

  以中年女性多见。在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垂体分泌TSH增多,甲状腺在这种增多的TSH长期刺激下,经过反复或持续增生导致甲状腺不均匀性增大和结节样变。结节内可有出血、囊变和钙化。

  结节的大小可由数毫米至数厘米。临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触诊时可扪及大小不等的多个结节,结节的质地多为中等硬度,少数患者仅能扪及单个结节,但在作甲状腺显像或手术时,常发现有多个结节。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多,一般仅有颈前不适感觉,甲状腺功能检查大多正常。

  子宫肌腺症也可以称之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那患上子宫肌腺症的时候有什么症状呢?子宫肌腺症又应该怎么治疗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子宫腺肌症的症状

  虽然说子宫肌腺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但是还是有许多人是不知道子宫肌腺症的症状的。因此,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1.症状

  (1)月经失调(40%~50%)

  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前后点滴出血。这是因为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加以及子宫肌壁间病灶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引发。严重的患者可以导致贫血。

  (2)痛经(25%)

  特点是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常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出现,当经期结束痛经即缓解。这是因为月经时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的影响下充血、肿胀以及出血,同时还增加了子宫肌层血管的血量,使坚厚的子宫肌层扩张,引起严重的痛经。

  (3)其他

  患上子宫肌腺症的患者中,大约有百分之三十五的患者是没有明显症状表现的。

  2.体征

  妇科检查子宫常均匀增大呈球形,子宫腺肌瘤可表现为质硬的结节。子宫一般不超过孕12周大小。临近经期,子宫有触痛感;经期,子宫增大,质地变软,压痛比平时更明显;经期后,子宫缩小。这种周期性出现的体征改变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子宫常与周围尤其是后面的直肠粘连而活动较差。15%~40%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约半数患者合并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怎么治疗

  1.药物治疗

  (1)对症治疗

  对于那些症状较轻,仅要求缓解痛经症状,尤其是近绝经期的患者,可以选择在痛经时予以非甾体抗炎药对症处理。因为异位的子宫内膜在绝经后会逐渐萎缩,所以此类患者在绝经后病痛就会得到解除而不需手术治疗。

  (2)假绝经疗法

  注射可以使体内的激素水平达到绝经的状态,从而使异位的子宫内膜逐渐萎缩而起到治疗的作用。此方法又称为“药物性卵巢切除”或“药物性垂体切除”。

  2.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

  本症起病缓慢,常发生于已有多年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年龄多在40~50岁以上,以女性多见,可伴有甲亢症状及体症,但甲亢的症状一般较轻,常不典型,且一般不发生浸润性突眼。甲状腺触诊时可扪及一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边界清楚,质地较硬,随吞咽上下活动,甲状腺部位无血管杂音。甲状腺功能检查示血中甲状腺激素升高,由功能自主性结节引起者,核素扫描示“热结节”。

  3.炎性结节

  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前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其他感染少见。亚甲炎临床上除有甲状腺结节外,还伴有发热和甲状腺局部疼痛,结节大小视病变范围而定,质地较坚韧;后者主要是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引起的,多见于中、青年妇女,患者的自觉症状较少,检查时可扪及多个或单个结节,质地硬韧,少有压痛,甲状腺功能检查时示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常呈强阳性。

  4.甲状腺囊肿

  绝大多数是由甲状腺肿的结节或腺瘤的退行性变形成的,囊肿内含有血液或微混液体,与周围边界清楚,质地较硬,一般无压痛,核素扫描示"冷结节"。少数患者是由先天的甲状腺舌骨囊肿或第四鳃裂的残余所致。

  5.甲状腺肿瘤

  包括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癌及转移癌。

  治疗原则

  1.实质性单结节

  核素扫描为热结节的甲状腺单发结节,癌变可能性较小,可先试用甲状腺素LT4抑制治疗或核素治疗。冷结节多需手术治疗。凡发展快、质地硬的单发结节,或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者或儿童的单发结节,因恶性可能大,应早日手术。

  2.多结节甲状腺肿MNG

  传统认为MNG发生癌的机会要比单发结节少。而用高分辨率的超声检查发现许多扪诊为单发结节者实际上是多发结节,现在认为两者之间癌的发生率没有多少差别。因此,对于MNG的处理首先要排除恶性。若sTSH降低提示为甲状腺结节。若FNA细胞学诊断为恶性或可疑恶性者,应予手术治疗。

  3.囊肿良性或恶性退行性

  变皆可形成囊肿,纯甲状腺囊肿罕见,凡持续或复发的混合性肿块应予以切除。

  4.摸不到的结节

  近年来由于B超、CT、MRI的发展,在作其他检查时,可意外地发现小的摸不到的甲状腺结节。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一般无甲状腺病史、无甲状腺结节,也无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结节小于1.5cm,只需随访观察,若结节大于1.5cm,可在超声指导下作FNA,然后根据细胞学结果,再进一步处理。

  5.放射结节

  头颈部接受放射治疗者易发生甲状腺癌,放射后早至5年,晚至30年。凡头颈部接受放疗后甲状腺出现结节者,应作FNA确诊。

  结语:甲状腺低回声结节的治疗原则是每个患者都必须遵循的,针对这种疾病来说,临床上必须要注意各种不同的表现,饮食方面自然也要有所忌惮。除此之外还应该多喝水,尽量让身体保持在平衡状态,这样才能尽快的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