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亲子品牌网资讯正文

这些冬季防寒误区要不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8-04-05 01:41:24  阅读:944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赵又廷

  冬季寒冷,防寒保暖是在所难免的,然而有些人不小心就陷入了冬季防寒误区,有可能影响身体健康。如出门戴口罩、蒙头睡觉、热水洗脸、饮酒抗寒等,这些冬季防寒误区要不得。

  这些冬季防寒误区要不得

  1、戴口罩抵挡住寒气:鼻黏膜里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血液循环十分旺盛,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所以无需戴口罩挡寒,而且人体的耐寒能力应通过锻炼来增强,若依赖戴口罩防冷反而使身体变得娇气,更容易患感冒。外出为防寒保暖可以戴围巾、手套,穿暖和一些的鞋子或垫个厚点的鞋垫,这些都比戴口罩挡寒更健康和实用。

  2、“全副武装”防冻疮。有些人爱长冻疮,以为是天气冷、衣服鞋帽穿戴少了的缘故。所以还没有到冬天,就棉衣、棉裤、棉靴,裹得严严实实,却不知道这样做会削弱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而且由于限制了运动,末梢血液循环不够,反倒更容易长冻疮。正确的做法是,衣物适当,多参加各种运动,经常搓手、跺脚,用热水泡浴。

  3、蒙头睡觉:有些人习惯把头蒙在被窝里睡觉,感觉上暂时可能会暖和些,但被窝里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洁气体却越积越多,所以蒙头大睡以后,你经常会感到昏昏沉沉的,全身疲乏无力。

  4、晚上入眠闭门窗:冬季关上门窗睡觉,的确会减少空气对流,使室内温度上升,但由此带来的空气不流通危害更大。因为不洁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对呼吸道有影响,因而那些闭窗贪睡的人经常会患感冒、咳嗽、咽炎等。

  5、热水洗脸:人体的皮肤也遵循热胀冷缩的原理。冬天,人的面部在冷空气刺激下,汗腺和毛细血管都呈收缩状态,当遇上热水时会迅速扩张,但热量散发后,又恢复低温时的状态。毛细血管这样一张一缩,容易使人感觉面部皮肤紧绷干燥,还会使皮肤容易产生皱纹。因此,正确的方法最好是能用冷热水交替洗脸,这可以逐渐加快皮肤的血液循环,还能起到如同按摩的作用。

  6、日晒过长:季的太阳又舒服又暖和,每天晒会儿太阳本是好事,因为适当晒太阳有利于机体对钙质的吸收,但晒太阳也有个度,如果时间过长则对身体有害无益。因为日晒过长会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自然屏障,使大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微生物侵袭人体,造成感染,还可诱发许多疾病。婴幼儿皮肤娇嫩,更不能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久晒。

  7、饮酒抗寒:数九严寒饮酒后的确会使人有浑身发热的感觉,这是酒精促使人体散发原有热能的结果。但酒劲过后,因大批热量散出体外,反而会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导致酒后寒。而且如果在刚喝过酒后出门,更容易因外冷内热引起感冒着凉。

  8、运动减少:冬季由于气候寒冷,人们多不愿出外运动。其实,越是寒冷,越应多多运动,因为运动是驱除寒冷的最好办法,还可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冬季运动可选择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也可选择室内健身,如跳操、打乒乓球、保龄球等。

  近年来,传染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像之前传染性较强的SARS病毒、甲流感病毒等,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在传染病的预防上还是重在接种疫苗。我们比较熟悉小孩接种的疫苗,但是成年人防止传染病要接种什么疫苗呢,下面就带你来了解一下。

  成年人防传染病要接种什么疫苗

  成年人中凡未经过白喉、破伤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乙脑、流脑、乙型肝炎等自然感染而获得免疫或未接种疫苗的,均可能患上这些传染病。目前,疫苗可预防的部分传染病在少数成年人中仍保持一定的发病率。因此,对疫苗可预防的疾病,每个成年人也应得到适当保护,予以相应的免疫接种。

  1、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接种

  据报道,近年来我国麻疹发病年龄高移,少年和成人发病率占相当大的比例,原因是有的地方只抓基础免疫而忽略加强免疫。近年来,我国一些省市已把麻疹疫苗纳入大、中专(包括中学生)入学新生和新兵入伍的接种常规。麻疹疫苗成人复种剂量为0.5毫升,注射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另外,腮腺炎男性患病者中约有20%并发睾丸炎,危害较大,因而应注意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本病疫苗一般都是和麻疹、风疹制成联合疫苗,注射部位同麻疹疫苗。麻疹疫苗、水痘疫苗、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注射一次后,免疫期6—10年,所以仅儿童时期接种过一次是不够的,对于少年、成人来说,有必要在麻疹、水痘、腮腺炎流行期或周围有类似病人发生时及时接种,接种之前无需检查抗体。

  2、乙肝疫苗、甲肝疫苗接种

  我国是甲型和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域,人群乙肝病毒的感染率高,我国大约有1.3亿(占10%)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因此,成人特别是那些经常接触血液和分泌物以及钱币等的医务、财会及售货人员尤需接种乙肝疫苗。甲型肝炎病毒只表现一个血清型,目前尚未发现有病毒变异。因此,接种甲肝疫苗后血清抗体水平升高,人体安全性能好。为此,凡接触甲肝病人较多的行业人员可酌情接种。主要指学生、军营人员、医务人员、餐饮人员以及集体生活人员等,甲肝疫苗有效免疫期为20年。成年人化验乙肝病毒指标,如果没有乙肝表面抗体形成,可以按照0、1、6月分别三次接种乙肝疫苗,即接种第1针后1个月接种第2针,接种第1针后的第6个月接种第3针;甲肝疫苗一生只需接种一次即可。乙肝表面抗体维持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个体免疫差异、遗传因素以及病毒隐性感染等。

  3、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疫苗接种

  我国白喉发病率年龄高移,成人对白喉免疫水平下降,锡克氏反应阳性率较高。因而,有必要对少年和成人进行白喉类疫苗接种;对发生伤口破损者需作破伤风类疫苗注射。目前,我国已有统一配方的低单位成人用白、破二联类疫苗,可供少年和成人加强免疫。发生创伤机会较多的人群(如军人、警察及各种建筑工种和孕妇)应及时接种,由于成人接种该疫苗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成人接种剂量宜用低剂量。少年和成人不作为常规注射,如果遇到白喉、百日咳流行时期,或接触到病人时,可以先用抗毒素先行被动免疫,之后,再行类毒素全程免疫。打之前没有必要检查抗体。

  4、风疹疫苗、狂犬疫苗接种

  风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传染病,成人患风疹时症状较轻,有时可无自觉症状,但孕妇若感染了风疹病毒,不论症状轻重,都可能引起流产或胎儿畸形。因此,育龄妇女在孕前应作风疹疫苗注射,有预防风疹病毒感染、防止胎儿畸形的作用。接种3个月内避免妊娠,接种之前无需检查身体。被狗、猫、猪等家畜咬伤和从事兽医、驯兽、动物饲养工作的人员应注射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对于各种人员的预防接种方法为:先注射三针,2年后再加强注射一针。

  5、流脑菌苗、乙脑疫苗接种

  乙脑的高发年龄虽然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但成人的发病率仍占相当的比例。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地方,流脑暴发流行仍有发生。因此,在这类地域及大型建筑工地周围的人群、开放城市人群等均应接种流脑菌苗,流脑菌苗接种量为0.5毫升,于三角肌处皮下注射一次即可。从非流行区到流行区工作的人员也要接种乙脑疫苗。乙型脑炎疫苗免疫期只有1年,所以应该在每一年的流行期加注一次。

  6、其他疫苗接种

  从事环卫和污物处理的工人,应作白喉、破伤风二联菌苗接种,酌情还可作伤寒菌苗、霍乱菌苗、脊灰疫苗等接种;从事医学微生物实验的人员,直接接触如鼠疫杆菌、炭疽杆菌等检验工作,亦应作相应的疫苗接种。尽管疫苗已经过杀灭或减毒处理,但是仍保存着一定的毒性,而且,疫苗在制作过程中难免会混有一些杂质,尤其是异种蛋白质(细菌、病毒和毒素也是异种蛋白质),进入人体后可引起过敏反应,发生注射部位红肿、全身有些发热、不舒服,甚至出现荨麻疹,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一般来说,打了防疫针后免疫力的强弱与疫苗的质量有关,但并不是随注射处红肿的轻重而增减。也就是说,注射处红肿越大越严重,产生的抗体并不一定越多,抗体在体内维持的时间也不一定越长,局部无红肿反应也不等于不产生抗体。所以,不能根据注射处的有无红肿来判定预防接种的效果。相反,反应越重,可能是疫苗质量较差。若注射疫苗后体温高于39摄氏度或红肿过大,则应及时找医生处理。

  那么,疫苗能管多长时间呢?根据接种疫苗的不同,免疫时间长短也不一致,有的疫苗一生只需要接种1次,有的则需要定期复种。如卡介苗只需要接种1次,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出生2、3、4月必须连续3次口服,4岁时还要加强1次。乙脑疫苗免疫期为1年,第2年起,每年加强1次。

  此外,除了计划免疫要求接种的疫苗外,仍有一些有效的疫苗可以根据情况及时接种。水痘、流感、甲型肝炎、出血热、黄热病疫苗、霍乱、伤寒、副伤寒甲乙四联菌苗、布鲁氏杆菌苗、鼠疫菌苗、炭疽菌苗、钩端螺旋体菌苗等疫苗可在当地流行前选用。成人也可在流行季节到来前接种疫苗,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在夏、秋季蚊子活动猖獗时流行,在蚊子出现前1一4周注射乙脑疫苗,就可达到预防目的。长年在某些传染病的发病区(疫区)工作、生活,如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等疫区,应每年重复注射相应疫苗。到疫区出差、旅游,在临行前1一4周可注射相应疫苗。在参战、参加抗洪救灾前应注射相应疫苗。

  由此可见,成年人需要接种的疫苗也是挺多的。我们并不一定要全部接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有选择的接种疫苗是最明智的。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老年痴呆症也是老年人常常谈之色变的话题之一。但其实有研究证明,人们是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措施,从根源上来降低老年人患此病的可能。

  自由基是痴呆症的祸首。现代科学证明消灭自由基的有效物质是抗氧化营养,主要有四种: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及硒。

  食用醋:发酵食物中含氧最多,预防老年痴呆需在膳食中尽量多吃酿造醋。

  南瓜:富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C、E等抗氧化成分,还富含膳食纤维,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

  鲜豌豆:酵素又称为酶,酶是延缓脑力衰退的过氧化物酶,它大量存在于花椰菜、鲜豌豆、紫苜蓿的嫩茎内,特别是苹果里富含这种物质。

  大豆:还有一种是防止痴呆的关键物质——胆碱,大豆中就有这种物质。

  胡萝卜:众所周知,胡萝卜的β胡萝卜素含量最为丰富,当体内维生素A含量不足时,β胡萝卜素能转化为维生素A发挥抗氧化作用。

  纳豆:所含的粘蛋白能抑制血糖值上升;纳豆还含纳豆激酶,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脑梗塞。

  鸡胸肉:各部位的鸡肉里,独鸡胸肉富含肌肽,具有抗氧化作用。

  番茄:含有番茄红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

  西兰花:含有200多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化学物质,抗氧化力极强。

  豆芽:富含一种植物化学物质,抗氧化作用和排毒能力都很强。

  海鱼:像沙丁鱼等海鱼富含DHA,能溶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