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续1个月了,你被你家上网课的孩子逼疯了吗?
在网上看到很多家长,在疯与不疯的边缘左右试探,真是又好笑又心疼。
一位爸爸已经抓狂了。
孩子作业不会做,找他帮忙,他也不会做,作业堆积成山,急得他想把老师拉黑。
还有一位妈妈,被批改作业逼疯,气得管孩子叫“姐姐”。
还有的家庭,一家三口都教不会孩子作业,连爷爷都出动了~
以前不上网课,家长们忙于上班,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现在孩子在家学习,家长们直接阵亡。
这场疫情来得太突然,不管孩子还是家长,都没来得及做好准备。
孩子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网课没意思,我要玩会游戏。
家长看孩子也慢慢变得不顺眼,
这孩子又懒惰,又没上进心,好说歹说都没用,辅导作业全靠忍。
于是亲子矛盾,优先于孩子的学习成绩,率先迭代升级了。
究竟该怎么办,才能让孩子在家主动学习,利用这个假期实现弯道超车呢?
想让孩子学出好成绩,家长只靠强势管教是没用的,
走不出这些家庭教育的误区,孩子只会慢慢的讨厌学习,讨厌你。
01
禁止孩子玩游戏,不如教会孩子这一招
最近,很多妈妈抱怨,孩子一用ipad上网课就开始打游戏,
所以只要孩子一学习,当妈的就坐在旁边陪着孩子。
可对于孩子来说,那可不叫陪伴,那叫“监视”。
6-10岁的孩子,是不会跟你吵着要玩游戏的,他会偷着玩,
只要家长一转身,孩子肯定继续玩。
家长靠防,是防不住的!
这次疫情,恰恰给父母和孩子都提了个醒:
我们的“媒介素养”需要进一步升级了。
什么是媒介素养呢?
简单来说,就是如何看待我们使用的媒介,如何获取、分析、判断媒介传递的信息。
手游就是一种媒介,
游戏的内容、环节设置、人物形象等等都是手游传递的信息。
其实,孩子沉迷游戏,是沉迷于玩游戏带来的垃圾快乐。
家长可完全通过培养孩子的媒介素养,引导孩子主动摆脱垃圾快乐。
我们不妨试一试这样做:
第一步,引导孩子讲出玩游戏的体验。
比如孩子今天打完游戏了,你邀请孩子给你讲讲,
这个游戏最刺激的点是什么,孩子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觉得游戏哪里设计得最好,哪里其实挺low的。
孩子有表达的欲望以后,你就可以赞美孩子:
你看,你多棒,别的小朋友只是玩个热闹,你却能看出门道,我们一起把这些体会写成日记,记录你的成果,好不好?
这样孩子不但可以在玩游戏中提高表达能力,还能在表达的过程中,对游戏是什么,有进一步认知。
第二步,引导孩子辨别垃圾信息。
疫情期间,玩游戏之余,孩子还会接触各种网络谣言,
这些谣言,正好是培养孩子的“媒介素养”的反面教材。
比如,有人说“双黄连抗新冠病毒”,双黄连就马上被一抢而空。
但只要人们查证一下信息源,查找下“双黄连抗病毒”的依据,就可以发现,这是不科学的。
这时候,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
你看,你就懂得什么是谣言,不会像其他人一样被骗。
这样,孩子就会产生一种自豪感,以后每次接触媒介信息时,他都会先做下判断。
当孩子的“品味”提升了,再碰到那些充斥着暴力信息的游戏,孩子自己就知道,那不是好游戏,不值得沉迷。
第三步,也是最能帮助家长解决烦恼的一步,
就是通过培养孩子的“媒介素养”,解决亲子矛盾。
要知道,电子设备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海量资源。
家长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大人和孩子因为玩游戏争吵的视频。
家长可以边看这些视频,边跟孩子说:
你看,这些小朋友这样玩游戏是不科学的,会带来这样那样的伤害......
在亲子矛盾还没发生的时候,家长就先跟孩子进行讨论,加深相互理解。
疫情当下,这些方法,
不但可以预防孩子沉迷游戏,还能减少亲子矛盾。
一举两得。
02
家长学会“示弱”,孩子更优秀
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很可能会反弹。
但请家长朋友记住:
这样一个时间段绝对不能暴跳如雷,而是要和孩子示弱。
要告诉孩子,
妈妈担心你成绩下滑,将来有很大的可能性找不到好工作,妈妈其实很无助,妈妈希望通过你的帮助来排解这种担忧,你愿意帮助妈妈吗?
你担忧和失落的表情,会激发孩子的“责任感”,他会瞬间产生一种存在感:
原来,我在家里那么重要;
原来,妈妈不是在管教我;
原来,妈妈需要我来帮助和保护。
举个栗子!
霍思燕就是一位非常懂得示弱的妈妈。
她总是跟儿子嗯哼表达,自己不会做这、不会做那,这就激发起嗯哼强烈的保护欲,
他会选择用更大的努力来保护妈妈,不让妈妈操心。
看起来,霍思燕很软弱,实际上,这才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正确打开方式。
当然,父母的示弱决不能变为无底线卖惨。
而是用伙伴的角色,帮助孩子去做好规划。
比如在孩子选择努力学习的时候,
家长要以“伙伴”的身份,去帮助孩子去做学习计划,在孩子求助父母解答难题时,给出及时的帮助。
激发孩子的主动性,才是教养之道。
03
最重要的一点!
题海战术,不如取长补短
那么接下来最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孩子要学什么?
大部分家长现在正在做的,就是陪孩子刷题,给孩子辅导作业。
这是应试教育环境下最容易的选择,却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最近一段时间,孩子最应该做的,应该是“拓展学习”。
网络媒介最大的优势,就是方便孩子做拓展学习,
这一点,反而是在学校不容易做到的。
在学校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解的多是“知识点”,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听讲”。
但上网课就不一样了,网课的优势并不是强化练习,
而是得到一个知识点后,可以无限链接。
帮助孩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孩子看到一个感兴趣的关键词以后,可以马上进一步搜索,直接深挖下去。
不管是语文作文,还是英语词汇,都可以无限延伸。
做到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
这也正和应试考试对孩子的要求相吻合。
比如,2017年重庆市的一道中考题。
用一句诗,考察孩子的物理知识。
即便是应试教育,物理学得依然不够,还得读懂古诗词。
将来,文理知识不分家,真正胜出的,将是文理双料状元。
这对孩子来说,还是挺有挑战的。
这个长假,正好是孩子加强拓展的时机。
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学生更多需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但是在家学习,孩子就能够准确的通过自己的好奇心,用网络去查找感兴趣的知识,
从文学,链接到物理;
如果孩子看到“月落乌啼霜满天”,想起这首诗还有一句“姑苏城外寒山寺”,突然好奇这是发生在哪里的事情,
孩子就可以继续查找,原来寒山寺位于苏州的姑苏区,
你瞧,文学又连接到地理。
家长与其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在批改作业面前,拼死硬抗,
倒不如请孩子当一次老师,给自己讲讲,他又发现了什么新知识。
上网课期间,让孩子基于兴趣拓展,要比刷题更有效。
疫情期间居家学习,对于学生、老师、家长,都是巨大考验。
不过,机会也不小。
关键就在于,家长和孩子,是不是用对了方法。
人们常说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过长假,就是这个道理。
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提升媒介素养、做好拓展学习,
都是在家网课教学期间,对孩子非常有益的教育方法。
亲爱的家长们、孩子们,
真正的学习,从不是被压力逼到随波逐流,被动地吸收、枯燥地学习,
学习的快乐,永远来自于知识带来的力量,父母之爱带来的温暖,和精神丰满带来的富足。
剩下的假期里,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以身作则,带孩子探索有趣的世界,感受知识的奇妙。
愿每个孩子,都能实现自己的弯道超车。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