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亲子品牌网资讯正文

浙大建立国内首个脑科学本科专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0-01-09 11:28:44  阅读:8835+ 来源:自媒体 作者:万象资讯WX

原标题:浙大建立国内首个“脑科学”本科专业

在大脑中植入芯片,进行信息传输;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不再困扰人类……这些科幻电影中想入非非的情节,要想完成,有必要依托脑科学与脑医学范畴的研讨。日前,浙江大学建立了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

这是国内高校初次在“脑科学”范畴打开本科生教育。作为全国首个脑科学和脑医学范畴教育、科研、临床有机结合的新兴学科,该学院拟设神经科学和神经精力医学两个本科方向。

“脑科学是最具挑战性的前沿学科,也是近年来世界上展开最快的学科。”学院院长段树民说,脑科学研讨已成为世界各国展开的战略重点。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闻名高校均开设了神经科学的本科专业。

高水平脑医学人才紧缺

在浙大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建立之前,我国普通高校供给的本科生教育的专业有四百多种,却没有一个是神经科学的专业。

自闭症、阿兹海默症、帕金森病、抑郁症等神经类和精力类疾病,都归于脑疾病。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教授胡海岚和记者说,脑医学研讨的一个意图便是经过对大脑根本作业机制的了解,找到各种避免、医治脑疾病的办法。

胡海岚说,许多脑疾病,尤其是精力疾病的确诊现在依然依赖于陈旧的问卷、问答方法,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所以经过了解脑疾病的机制,进行精确的确诊是脑医学研讨的意图之一。

现在许多医治脑疾病的药物带有副效果,是因为药物往往效果在全脑乃至全身,会影响其他脑区或器官的正常功用。可是一个脑疾病很可能是一两个脑区的问题引起。胡海岚介绍,所以在将来,完成精准药物开释,减轻乃至去除药物的副效果,也是脑医学研讨的一大方针。“但整体来看,脑科学研讨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从了解脑疾病到找到适宜的药物,从技能概念的提出到产品的落地,需求花费许多时刻。

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副院长周煜东向记者介绍,我国疾病担负份额中,神经精力疾病高达20%。可是,现在脑医学相关范畴医师定向培育极端稀疏。据统计,全国精力科医师缺口在十万人以上。“现在国内脑科学的研讨生来历首要是生物学和生物技能专业结业的本科生,他们在本科生阶段几乎没有承受神经科学相关的常识教育,很不利于科研作业的展开。”

院长段树民弥补道,在这些学生的入学面试时,大多数学生都显现了从小对脑科学的爱好,但在本科生阶段没有他们能挑选的专业。

中科院院士为本科生上课

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院长由神经生物学家、我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担任。他首要研讨胶质细胞参加神经信息处理的机理,他领导的研讨小组在世界上初次阐明晰大脑胶质细胞突触也具有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可塑性。

此前,段树民担任浙江大学医药学部主任,一向在给本科生上课。

他以为,一个人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可能是25岁之前,其可塑性和对常识的承受程度都是最佳的,“在本科生阶段就给学生供给体系的脑科学及其相关穿插学科的练习,无疑将给他们将来的学术作业展开供给坚实根底。”

段树民还有别的一方面的考虑,研讨生和本科生的差异在于,研讨生首要精力是科研的练习,只要短时期的专业相关常识教育,不太可能再有体系性的穿插学科教育。“脑科学专家假如缺少根本的穿插学科教育布景,就会使得他们与穿插学科专家的对话沟通困难,协作难以进行。而本科便是进行穿插学科教育的最佳时刻段。”

段树民说,等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的本科生入学后,“我必定会上许多课,学院的优异教师都会竭尽全力上好课,并且咱们会约请国内最优异的神经科学家及世界专家来学院授课。”

记者注意到,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教师有李晓明、胡海岚、斯科、周煜东等一批优异中青年脑科学家,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等。

两个方向

和人工智能有关

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的本科生教育,方案建立生物医学(神经科学方向)和临床医学(神经精力医学方向)两个方向。

浙江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教授李晓明解释道,“脑科学(神经科学)与脑医学(神经精力医学)是一体双面。一个优异的脑科学研讨者必定要从脑医学的临床实际问题动身,而一个出色的脑医学临床专家也必定要从根底立异研讨中罗致养料。”

神经科学方向首要培育具有厚实神经科学理论常识,具有神经科学研讨立异实践才能的神经科学研讨与实践立异的复合型优秀人才;神经精力医学方向,首要是培育高水平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师和精力科医师。

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副院长斯科表明,脑科学专业规划对人工智能会起到巨大的推动效果。浙江大学于2018年发动施行“双脑方案”,推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研讨集聚交融。在两个本科方向的培育中,学院设置了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除此以外,学院很快将建立与人工智能穿插的神经工程本科专业方向,培育通晓大脑作业原理并将其应用于类脑人工智能的立异人才。道德学教育的展开也在方案中。“AI具有技能特点与社会特点彼此结合的内涵性质,研讨技能进步,一定要研讨道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