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晓亮
还记得“量子动摇速读”么?在惹群嘲后,太玄乎的“量子”二字,不敢冒头了。但,不代表没商场。一周前,《南方周末》报导,许多此类组织仍在招生,换了皮郛以一种更隐秘的方法存在。“孩子的钱很好挣,快速阅览、照相回忆都很招引家长。”当然,特异功能“嗅觉辨认色彩”,也是卖点。
仅仅记者要求现场演示时,该教师“腼腆地拒绝了”。证明仍是要脸的。但趋之若鹜,有钱没处花的家长,却好像没带“脑子”。不论吹得怎么玄乎,都很简单证伪。
交学费前,拿本新书,如确如广告里吹的那样,三五分钟读彻底书,还能根本复述,乃至有“嗅觉识色”“蒙眼识字”绝活,不缺钱的,能够一试。就当拿孩子做试验了。
你敢提这要求,凡是关键脸的,都不会再接你这活了。可,连这一步都略过,又对这些彻底反科学的虚伪广告,无脑支撑,就真的不是常人能了解的了。除阐明“傻子多,骗子不方便”,无更好解说。
科学界一直对“全脑开发”和“左右脑分工理论”有争议,认为是伪科学,家长可存疑,但若连根本常识都没有,这样的科盲家教,又鬼摸脑壳,寄望一夜暴富、朝夕速成,名利贪婪,潜移默化,孩子能得到多少活跃正面价值辅导,也实让人忧心。
就如武林中,抢破头的都是速成秘笈,邪门歪道。盼望抄近路,一朝登顶,君临天下,比方化功大法,吸星大法。更甚的,还有传得更玄,能忍痛自残,甘于“自宫”,就能成功的《葵花宝典》《辟邪剑谱》。
自宫换成功,是无情嘲讽,也是绝妙讽喻,至今仍然不过期。除了量子速读,最近还有“唾液可检测‘天分基因’?央视:切莫信任‘剧透’人生”(1月8日央视新闻)。
正常基因检测,性情测验等有科学依据。但,那个仅仅中性成果,如体检相同,客观反响。但这个针对孩子“天分基因”套餐,就猫腻重重,异化版的量子速读罢了。
只需几毫升唾液,和几百元检测费,就能知道孩子将来成艺术家仍是运动员……听着就不靠谱。更狠的是除常见的“天分”,乃至还有“领导力”、“幸福感”、“抗压力”、“吸取教训才能”乃至“成功”等笼统才能评价。
检测出“成功”天分基因,和几分钟读记十万字,听着就搞笑。可在“起跑线”焦虑下,相同不愁商场。信任所谓“成功”基因就能成功,和信任“自宫”就无敌天下,有何不同?孩子是白纸,未来蓝图,一步一印自己绘就。剧本在自己手里,根本无剧透或许。要说“透”,或只要目光短浅,却只想以小广博,名利透支未来的家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