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亲子品牌网资讯正文

每周新闻热评丨2020来了春运抢票医闹后续荷兰改名青少教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0-01-06 01:48:07  阅读:3665+ 来源:自媒体 作者:知著网

原标题:每周新闻热评丨2020来了 春运抢票 医闹后续 荷兰改名 青少教育

一周关键词

2020来了 春运抢票 医闹后续

荷兰改名 青少教育

【编者按】

曩昔的一周,咱们告别了2019,迎来了簇新的2020。从新年贺词到查干湖新年“头鱼”,从春运抢票到京张铁路注册,每一条关于希冀和归乡的新闻都触动着咱们的心。但在新年的庆祝声中,咱们不能忘掉那些献身在岗位上的医务工作者们,更不能让这些悲惨剧成为媒体获取眼球的东西。面临荷兰改名乌龙和逐步呈现“拜金化”的育儿报导,或许媒体的求真与务实也相同值得咱们再次思索。回忆新闻报导,让咱们用镇定的视角,再看新闻。

01

2020新年贺词

12月31日晚7时,中心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宣布了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此次的贺词展示了我国取得的成果,一同也表达了大国职责与担任,在国内外引发了活跃反应。

新年到来之际,人民日报制作了H5页面,将新年贺词变为来电显示页面,有网友戏称:“犹疑了半响,仍是大胆接听了。”而新华社发布的新年献词《迈向梦想成真的巨大年代——2020年新年献词》,也在微信上被敏捷转发,阅览量很快就达到了“10万+”。

新闻热评

每年新年贺词总能带给咱们鼓励与鼓动。传统新年贺词以新媒体的方法呈现,也展示了技术开展带给人们的全新前言体会。新年献词日益成为大众与媒体一同的典礼,也成为一代人的团体回忆。

02

2020少个0被误认为SOS求救

12月31日,广州日报发布一则新闻,近来贵州一民警接到报警电话对方称对面居民楼有户在窗户上贴着“SOS(世界求救信号)”,疑似在求救。民警当即赶到该小区,结果是对方原本想贴“2020”字样,但结尾“0”漏气没贴上,被误认为是“SOS”。经民警提示,女子拆除了气球,也对热心街坊和民警表明了感谢。

新闻热评

虽然是“乌龙”,但年终岁末呈现的这则“暖新闻”,确实能博人一笑、高兴新年。

03

炒作查干湖冬捕天价“头鱼”

新闻热评

三百万一条鱼异于常理惯例,不符合市场需求,新闻媒体应予以监督、防止滋长和炒作。

04

实测火车票抢票软件仍可正常运用

新闻热评

从从前的“黄牛”到现在的“电子黄牛”,春运一票难求的现象依然存在。南都关于这一老问题、新情况的监督值得重视,但将锋芒引向12306的表述值得商讨。

05

京张高铁年末注册运营

30日,世界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正式运转。人民日报30日晨间发布微博《京张高铁今天注册运营!你想去看看吗》。博文中说到,“2019年末,我国高铁路程将打破3.5万公里,全世界超越2/3的高铁轨迹铺设在我国”。微博配有一条视频,视频中比照了1909年京张铁路的图画,并用可视化、动画模仿等方法介绍了京张高铁的运转速度、装备等。最终,视频对我国高铁建造做了总结。

新闻热评

“回家”是岁末年初,每一个身处异乡的人最巴望的事。百年来,从一般铁路到高速铁路,京张高铁不单单是提高列车速度,更是国家开展关于每一个个别愿望的回应。春运前夕,人民日报的这一则视频,让咱们从比照中看见了前进,也感触到了暖意。

06

杀医事情流言四起,央视驳斥流言

29日晚,央视新闻针对网传的“杀戮杨文医师的凶手母亲,已被转到向阳医院重症监护室,并承受免费医疗”等音讯进行驳斥流言,向阳医院依照患者的病况,让家族交了押金,办理了住院,并没有供给免费医疗。此前,不少媒体散播此流言。财新网在《独家|刺医案发前曾报警 民警屡次和谐未果》中称“卫健委策曾安排专家给孙魏氏会诊,之后被转至向阳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减免全部医治费用,享用VIP待遇。”微信公号“八点健闻”在《杀人者孙文斌是谁?》中称“孙某氏被转至向阳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减免全部医治费用”,该文阅览量已达10万+。不同推文别离描绘嫌疑犯大哥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食堂负责人”和“我国传媒大学食堂负责人”,说法各异、并无证明。

新闻热评

媒体关于刑事案件的剖析应该慎重,妄加推测易引发受众联想,使言论堕入“阴谋论”。

07

医闹”新闻旧闻呈现

2日,新京报发布文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患者家族称要砍医师 被治安拘留5日》。1月1日下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一名患者家族扬言让值勤医师为其优先治病,被回绝后心生不满破口大骂,并称要“砍医师”。现在,该患者家族已被警方依法治安拘留5日。

除此之外,12.29日汹涌新闻发布《昆明中院公告:昆医附院因小事杀戮女演员 凶手被执行死刑》一文。文中对2017年昆明医科大学榜首隶属医院门诊楼北侧道路上,因小事发作胶葛的成心杀人刑事案件和其时法院的公告进行了回述,在文末,汹涌新闻称,“据悉遇害者生前是一名女演员”。同一天,汹涌新闻发布《牙科女医师手法残暴杀戮两人 兰州公安赏格10万通缉》,2000年甘肃兰州发作一同特大杀人案,嫌疑犯马红梅杀死两人后逃跑,嫌疑人为牙科医师,至今没有归案。

新闻热评

近期因杨文医师被害事情,医患联系再次成为热议焦点,媒体在报导相关事情的一同,也应找准本身人物,做好言论引导。

08

荷兰改名乌龙事情

31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音讯驳斥流言称,“近来,一则‘荷兰改名’的音讯引发国内媒体热议,不少中文媒体引证美国新闻媒体报导称,荷兰将更名为尼德兰。事实上,荷兰并不是改名,而是将选用新的国家徽标:用NL和Netherlands替代Holland。荷兰的正式国名叫荷兰王国。荷兰推出的新徽标选用含有郁金香造型的大写字母NL和Netherlands字样,以替代仅有Holland字样的旧徽标。

新闻热评

关于直接音讯源的国外报导,国内媒体常常会呈现信息错位导致的乌龙,对此相关媒体从业人员需求慎重,应具体求证后再进行报导。

09

期末拉关系不良之风不该宣传

我国新闻周刊3日发布文章《教师,划规模吗?》,文中叙述了大学教师在期末期间被学生“拉关系”,以此取得期末考试规模的故事,文中称“现在的学生明显小气得多,迄今为止,我不只没有收到来自任何学生的物质上的贿赂,反而由于他们向我夸耀才调的不息热心,而在课下,为给他们修正那些诗词,耗费了很多自己的宝贵时间和精力。” “想起那个补考三次都坚持不给学生及格的‘爱真理’搭档,我忽然在这群学生们面前有些心软,想:假如可以,就让他们通通及格吧。”

新闻热评

该篇小文用语戏谑,看似“轻松”“戏弄”,但真实的宣传了不正确的人生观和教育观,简单误导学生经过巴结教师等方法取得成果,有发生负面社会效应的危险。

10

育儿报导警觉拜金倾向

2日,网易新闻大众号转载凯叔讲故事文章《每个中年妈妈都是,外表多金,背面吃土》。文章引证人民日报微博,称上海培育一个孩子均匀要花80万,并有爸爸妈妈为孩子报14万的补习班。文章还把孩子称为“碎钞机”,把生二胎称做“终极花钱”,说我国爸爸妈妈虽然日子很辛苦,但为了孩子都是美好的。

新闻热评

正视育儿本钱的一同,媒体过火着重爸爸妈妈对孩子的金钱支付有“拜金倾向”。其实有用的陪同、交流、交流愈加重要。

THE END

期号:No.10

供稿:新闻热评小组

撰写:任毅立 邹畅

职责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