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都说《红楼梦》这本书,不同的年纪看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再读之时,我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去看,果然发现了很多不同的东西。
当中有许多细节,都隐藏了现实的影子,不得不再次感慨曹公的功底呀!草蛇灰线,逻辑很强大。
01从《红楼梦》的学堂闹剧,看父母的教育问题
第9回,曹公描述了贾府的一场学堂闹剧。
起始是托关系蹭学上的金荣,由于嫉妒秦钟与另外两个同学过分亲密,出现口舌之争,而后演变成了混战。
桌子上的书本、砚台以及门栓和外面的竹竿,都成了他们的武器,不论贾宝玉这样的贵公子,秦钟这样的破落少爷,还是不嫌事大的小厮全都参与了进来。
而这几个主要人物,在这场闹剧中的行为举止与态度,则反映了他们背后完全不同的教育问题。
02贾宝玉(溺爱家庭中的巨婴)
衔玉出生的贾宝玉,由于兄长贾珠去世,成了府中备受关注的那一个。
又由于颇有祖先的风范,受到贾母的宠溺,绝对算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吃穿住行处处有人照顾,遇到麻烦从来不用自己解决。
因而,当他的好朋友秦钟与金荣出现冲突之时,随身小厮首先加入进去,试图平息这场风波。到后来局面失控,他的反应也是让小厮收书,去回太爷。
也就是说,当他遇到困难时,永远都不可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下意识求助于其他人,寻找更强大的依靠。
这与现在很多被宠溺着长大,高分低能的“巨婴”有何区别?
即使上了大学,一样五谷不分、四体不勤。进了学校需要父母帮忙铺床褥,甚至连袜子也要攒在一起带回家洗,不仅缺乏独立做事的能力,精神上也绝对没自己的主张。
03秦钟(老来得子,被过分关注的鸵鸟)
秦钟是宁国府少奶奶秦可卿的弟弟,虽无血缘关系,但也因此颇受贾府人的重视。
秦业老来得子,加之妻子去世,独自抚养秦钟长大。因而,他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给了这个迟来的孩子。
如同现在很多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一样,多了一种补偿的意味。
而被过分关注的秦钟,性情便如女孩一样腼腆胆小,遇事从不知反抗,总是习惯性像鸵鸟一样退缩。
毕竟他与贾宝玉不一样,没有强势的家庭在背后撑腰,属于家道中落的少爷。
因此,即使与金荣发生口角甚至还被打破了头,他也只会流着泪表示:学堂里有金荣就没有我。
他的下意识想法是离开这里,而不是与金荣抗争。
04金荣(三观不正的愚蠢小子)
金荣本身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他也是单亲家庭,父亲早亡,由母亲拉扯长大。
重要的是,他上学的机会是蹭关系蹭上来的。他姑姑是贾府同族的破落户璜大奶奶。按照书里的说法:璜大奶奶守着小产业过日子,只是因为常到府里请安,会奉承,因此常得资助,勉强度日。
照理来说,这样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金荣应该珍惜才对。可他却主动在学堂里闹事,还因爱慕虚荣做出苟且之事。
不过,如果看过他母亲对待这件事的反应,就知道为何金荣会有如此性格了。
金母之所以送孩子去贾府上学,并非为了让孩子上进,而是因为贾府里茶和饭都是现成的,家里能省下一笔嚼用,省下来的钱可以让金荣买些鲜明的衣服。
可以说,这母子二人,绝对没精神上的追求。并且,她认为儿子与薛潘做出苟且之事,一年能赚来三四十两银子,是件大好事。
试想,有这样的母亲,儿子又怎么会三观正呢?
05贾瑞(无能迂腐的好色之徒)
贾瑞的爷爷是私塾里的教师贾代儒,发生这场闹剧之时爷爷不在,他是代课老师。
吆喝一番,局面非但没有消停,反而越闹越大。于是,他试图让金荣向秦钟磕头道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为何贾瑞如此没有威信呢?书中写的是大家都认为“他最是个图便宜没行止的人”。
平日在学堂里,他总是喜欢以公报私,勒索大家的银钱,方便大吃大喝。面对横行霸道的薛蟠不加管束,反而因为他有钱助纣为虐。
为何一个饱读诗书的老师,会教出如此窝囊的孙子呢?
事实上,贾瑞从小父母双亡,由爷爷隔代抚养长大。而爷爷的教育方式十分迂腐古板,用书中的话说是“不许贾瑞多走一步”。
外出必须汇报得到同意,只能每日窝在家里读“圣贤书”。由于缺乏社交经验,因而见识浅薄,才会不知好歹地骚扰当家人凤姐。
而贾代儒之所以这样教育贾瑞,是因为他担心贾瑞在外吃酒赌钱、耽误学业。
正因家中本就经济拮据,自己也没有零花钱,因此贾瑞才会图便宜、没行止。
看完上面这几个例子之后,不知其中是否有你的影子?
06父母教育孩子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1)溺爱绝对禁止
现在的家庭大多属于不愁温饱、有余钱的状态,因而面对孩子时,能满足的就满足。
家长自己其实也知道“惯子如杀子”这个道理,但实际应用到生活中,就容易失了分寸。
想要避免溺爱,需做到这几点:
适当偷懒
家中的所有事务,父母不必大包大揽,一些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要让他自己学着去做,任何技能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
不能有求必应
父母想给孩子优越的生活条件能够理解,别的孩子有的自家孩子也必须有的心理,也能够理解。
但如果孩子凡事都被满足,就会触发贝勃定律。他会下意识感觉自己的要求本来就应该被满足,因而胃口慢慢的变大,到父母无法满足时反而抱怨连天。
有时,面对孩子一些不那么合理的要求,请试着拒绝。
2)灌输正确的价值观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父母本身价值观不正,孩子的价值观也好不到哪去。
无论成绩如何,价值观正确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因而,父母一定要用自己的亲身行动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
眼光放得长远,未来的路才好走。
所谓“教养”,就是既要养,还要教。不仅要满足孩子的温饱问题,心灵上的滋养也必不可少。
3)避免控制欲过强
像贾代儒这样生怕孩子犯错,进而事无巨细严控的家长也不可取。孩子被压抑得太紧,自然缺乏成长的空间,只有见过世面的人,才能拥有更高的眼界和技能。
另外,孩子被控制得太多,也容易缺乏主见。精神与身体不同步,说白了就是愚蠢。
孩子犯些小错没关系,他们正是在不断试错中成长的。只要仔细观察孩子做事的大方向就可以了,大方向对了,父母就不应该过多干涉;只有发现孩子在大方向上有走偏的趋势,才需要及时站出来引导。
无论是健全家庭、单亲家庭还是隔代抚养的家庭,都有各自必须要格外注意的问题。绝对不能因为自己的不当方式养废孩子,毁掉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