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妙言妙语丨鼓励式教育应该被提倡吗?丨这样可能更好!
中国经济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也慢慢变得重视教育问题,最近几年关于鼓励式教育的信息慢慢的变多,母应该运用鼓励式的方法教育孩子吗?今天妙言妙语就来聊聊关于孩子该怎么样教育。
生而为人我们都是第一次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并没有经验,想要教育孩子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只能不断学习别人的教育方法,但是因为每个孩子的天性不同,教育方法也应该不同,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方式也不一样!
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提出,孩子成长分四个台阶,其中六岁之前就占两个。分别是0-3岁情感期,3-6岁性格形成期,12岁的青春期,以及16岁的叛逆期。由此可见,六岁之前的教育很重要,可以影响到人的一生。
0-3岁的孩子还在学习走路说话的阶段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针对0-3岁的孩子我们该给予更多的陪伴,在0-3岁的时候和孩子建立深厚的情感能够有效的让孩子信任自己,为以后教育孩子建立良好的开端。
3-6岁的孩子是上幼儿园的年龄,在这个年龄段的里孩子已经能够感知世界了,所以在这个年龄段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最为重要,我们要学会对孩子说不,建立孩子的是非观。错与对一定要让孩子能够明白,另外还需要让孩子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不能。
如果在这个阶段对孩子实行一昧的鼓励教育那么孩子以后很难形成正确的是非观,所以妙言妙语在这里告诫各位家长“6岁之前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百科观,了解以及培养孩子的兴趣”。
6-12岁的孩子在小学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对于世界充满好奇,好玩、好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用更多的时间教育孩子并且需要充满耐心,辅导孩子学习。青春期的孩子学习能力是最强的时候,所以很多家长会在这个年龄段为孩子选择一个培训班让孩子以后能够拥有更好的发展,如果您的孩子对于口才、主持、采访、表演有兴趣那么不妨了解一下妙言妙语。
12岁以后的孩子已经完全拥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且孩子处于叛逆期,在这个阶段我们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理解,我们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需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自己做决定,孩子只有自己尝试过才能够理解父母的“苦口婆心”。
在父母眼里,孩子无论多少岁,都还是个孩子。蒙台梭利的教育观,提出对孩子应给予爱和自由,尊重和平等,包容和帮助。知名少儿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讲中,也提出过这个概念,教育孩子应该给他自由,不要替他做主。
爱不是给予而是尊重。
蔡永康在《奇葩说6》中说到“有一个男生说他非常爱你,想要跟你在一起。但他的条件是,每顿饭由他来决定你要吃什么,而且他每天都让你吃同样的东西,你觉得这是你要的爱吗?
他说他爱你,但是他要求你的头发不能按照你自己的意思剪,由他来决定你的头发是长是短,剃掉哪里、留下哪里,这是你要的爱吗?”
这是我们对于宠物的爱,我们自以为自己给予了足够多,但是这样的爱只是我们自私的爱。我希望你这样好你就要这样,最后所导致的结果轻则孩子反抗情绪严重、重则失去生活的兴趣。
想要了解更多教育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本号!
对于孩子教育你有什么看法或者孩子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也能够直接进行留言讨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