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来说,宝宝在母体中4个月左右时就已经有听觉了,不过这样一个时刻段他们对外界声响还不是十分灵敏。比及宝宝出世的一周后,他们的听力发展迅速,会亲近重视人的声响,并且对噪音也会十分灵敏。不过,这个阶段,宝宝的听觉神经系统十分软弱,妈妈的一些不妥的行为很简单损害他们的听力,特别是第1个,多数人都中招了!
常常给宝宝掏耳屎
日子中,有的妈妈只需一看到宝宝耳朵里有耳屎,就不由得用手去掏。一般的状况下,耳屎会在宝宝吃饭、说话时,跟着他们上下颌的活动主动排出,妈妈底子不需要故意去整理。宝宝的耳道十分软弱,妈妈在掏耳朵的过程中稍有不小心,就可能损害他们耳道深处的鼓膜,然后影响听力。并且,适量的耳屎还能帮宝宝阻挠外界的尘埃和细菌,更好的维护他的耳朵,所以妈妈别再频频给他掏耳屎了。
用力给宝宝捏鼻涕
当宝宝伤风发烧时,鼻腔内会呈现许多的分泌物,一些妈妈就会习惯性的用纸巾把这些分泌物用力整理出来。可是,人的耳鼻咽喉等器官都是经过咽鼓管连通的,当妈妈用力捏宝宝的鼻子时,外界空气就会经过咽鼓管流向中耳腔,很简单让他们呈现耳鸣、耳闷的现象,严峻时还会导致鼻涕流入中耳腔,引发中耳炎,损害他们的听力。
抱着宝宝大声说话
宝宝对人的声响是十分灵敏的,有的爸爸和妈妈嗓门很大,在跟他人说话时不注意操控自己的声响,说话声很大。宝宝的耳膜很软弱,这种出人意料的声响对他们的听力无疑是一种损害。所以,爸爸和妈妈们平常一定要操控好自己声响的分贝,肯定不能再这样抱着宝宝大声说话了,这样才能够防止损害他们的听力。
平躺着给宝宝喂奶
常常折腰给宝宝喂奶,妈妈可能会呈现腰背酸痛的状况,有的妈妈就爽性平躺在床上进行哺乳。可是小宝宝的咽鼓管还没发育老练,跟成人比较会比较宽、短、平,妈妈这种行为很简单让奶水经过咽鼓管流入耳中,然后导致急性中耳炎。要是妈妈没有及时发现,耽搁了最佳医治时刻,就可能形成鼓膜穿孔,损害听力。
以上这4种行为,很简单形成宝宝听力受损,中了的妈妈要抓紧时刻改,避免耽搁他们终身。